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郭安
10月1日,记者从山东高密胶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公室获悉,今年4月7日,因工作需要,高密胶河国家湿地公园资源调查队鸟类监测顾问付守国在孟家湾水库附近进行野生动植物资源普查时发现四只堪称“鸟中大熊猫”的青头潜鸭。据了解,青头潜鸭为全球极危物种,全球不到只,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在高密孟家沟水库附近湾塘拍到的青头潜鸭
10月1日,山东高密胶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鲁军告诉记者,今年4月,付守国等高密胶河国家湿地公园监测顾问在开展动植物资源调查时,孟家沟水库东南侧湾塘里的四五只野鸭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当时看着像是极危物种青头潜鸭,但没敢确认,9月27日,胶河国家湿地公园验收时,兰州大学专家教授来到高密,看完当时拍的影像资料后,明确断定这就是青头潜鸭。”张鲁军说,“第一次看到的时候不敢相信,也非常惊讶,没想到这么珍贵的物种在我们这一次就发现四只。为了搜集资料方便事后验证,我们工作人员在附近一直蹲守,之后的一周都有拍到青头潜鸭。”截至4月14日,张鲁军等工作人员收集了大量青头潜鸭在孟家沟水库附近出现的影像资料。
在高密孟家沟水库附近湾塘拍到的青头潜鸭
全球极危物钟青头潜鸭现身高密,也得到了潍坊学院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马成亮教授的证实。“从体型特征、羽毛颜色、眼睛颜色上可以认定这就是青头潜鸭。”马成亮教授说,“这几只青头潜鸭有雄的也有雌的,雄鸟的头部和颈部是黑色的,并有绿色光泽,雌鸟的羽毛是纯褐色。”
发现青头潜鸭的湾塘
据了解,青头潜鸭是雁形目鸭科的鸟类,头较大,广泛分布于我国,但是近年来,由于其栖息地萎缩或消失等原因,青头潜鸭在野外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全球个体数量不超过只,因此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危物种(CR),而此次在潍坊高密一次性发现四只,实属罕见。“青头潜鸭是迁徙类鸟类,主要繁殖于北方地区,五一过后我们这气温上升,可能它们就到更北边去了。”张鲁军表示,此次没有发现青头潜鸭在胶河流域附近繁殖产卵现象。
右一:付守国右三:张鲁军
据介绍,青头潜鸭主要栖息在山区森林地带多水草的小型湖泊、水塘和沼泽地带,对栖息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堪称环境质量好坏的“指标生物”。繁殖期筑巢于浅水或高于水线的挺水植被中,高温天气、洪涝、强降水和人类活动都有可能导致青头潜鸭繁殖失败。谈到青头潜鸭现身高密的原因,张鲁军分析道,这与高密市近几年的生态保护工作离不开,近几年,高密市委市政府加快了胶河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步伐,开展造林绿化、生态修复和鸟类鱼类栖息地保护恢复等一系列工作,这为更多珍稀鸟类来此栖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态保障。此外,孟家沟水库附近的湾塘内有丰富的水生动物,可供青头潜鸭觅食;鸟类怕人,易受惊,湾塘附近有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可以帮助它们隐藏;最重要的是,湾塘附近的三窎老林,是高密唯一的半原始状态老林,共亩,里面有上百年的板栗树等,树冠庞大,给青头潜鸭提供了很好的栖息环境。
高密三窎老林几只白鹭栖息在林间
青头潜鸭的发现引起高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珍稀动植物资源宣传保护工作。据了解,年12月山东高密胶河国家湿地公园由原国家林业局批准进入为期五年的试点期,今年9月27日正式验收。下步,高密市委市政府将以这次国家局验收为契机,全面提升湿地公园管理能力,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真正把胶河国家湿地公园打造成为省内乃至全国湿地生态保护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