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8日讯年以来,昌邑市人社局牢固树立“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互促”工作理念,坚持以引为媒、提升人才队伍层次,以培为纲、充实人才梯队力量,以用为本、发挥人才成果价值,多维发力,打造高层次人才集聚磁场。
坚持高端引领,引进各类“领头雁”
坚持服务发展,搭建引育桥梁。深入开展产业人才需求调查,多渠道、多途径收集企业人才需求信息,编制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清单,全方位引进高层次人才。拓展“线上有招”“云端引才”平台功能,利用“海聚山东线上引才系列活动”“潍坊全球引才平台”等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服务平台,开展人才项目线上精准对接12场次。走进高校,实现靶向引才。开展常态化走进“大院大所”举办校地企合作系列活动,到知名高校开展“名校直通车”校园招聘活动。赴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招才引智活动。建立西安交通大学-山东昌邑市人社局人才对接联络处;设立昌邑市西安引才平台;为海能化学引进山东大学化学院高端人才团队、牵线建立“齐鲁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加强交流合作,推动人力资源产业发展
赴陕西省、济南市、临沂市八处人力资源产业园参观考察,学习人力资源产业创新发展新模式,并与人才有价(山东)有限公司、陕西新才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框架协议,聘请陕西新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鹏为昌邑市人社局西北地区招才引智顾问,牵线搭桥助力山东省人力资本产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与该市昌盛产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长期人力资源合作关系,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搭建凝聚共识、拓展合作、共谋发展的平台。
坚持服务发展,做好人才“勤务员”
主动靠前服务,积极申报各类人才项目。今年以来,获评“全国技术能手”称号1人,获评“山东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奖”称号1人,昌邑市人社局推荐的碳能环保技术(潍坊)有限公司康鹏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山东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奖”称号,是潍坊市唯一一个荣获此称号的留学回国人员。推荐获评山东省技工教育优秀教育工作者1名、山东省技工教育优秀教师2名。以激发创新活力为目标,落实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政策。今年以来,已为山东浩信机械有限公司高世阳、山东金典化工有限公司霍东旭、孔嘉、昌邑石化有限公司高春海破格申报高级工程师。为符合条件的38名高层次人才申请发放鸢都惠才卡,牵头21个部门、单位,为高层次人才配备25名服务专员,高层次人才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相关审批许可及服务事宜由服务专员实行“全程代办”,实现“保姆式”服务,为人才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服务。
优化人才环境,消除人才“后顾忧”
落实大学生发放生活补助政策,对该市企业、学校、医院、科研院所新聘用以及来昌自主创业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年龄不超过45周岁),给予每人每月元生活补助,期限5年;对新进站(含创新实践基地,下同)博士后研究人员,给予每人每月元生活补助,期限最长2年;对企业以及镇(社区、村)医院、学校新聘用以及来昌自主创业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年龄不超40周岁),给予每人每月元生活补助,期限3年;对企业新聘用以及来昌自主创业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年龄不超过35周岁),给予每人每月元生活补助,期限1年,其中,对“双一流”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补助期限为3年。优化软服务环境。建立“潍水英才卡”制度,持卡人才在昌邑市内享受审批事项代办、景点游览和乘坐公交免费,每年一次免费查体、开通就医和乘坐高铁绿色通道等政策。对全职引进和在昌科技创业的A、B、C、D类人才、博士研究生,随迁配偶属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职人员、国有企业正式职工的,本着对口原则协调安排工作;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中职)教育,结合本人意愿在昌邑市范围内统筹安排入学。注重典型引路,提升人才荣誉感。加大宣传力度,联合该市电视台开辟“人才天地”栏目,持续宣传各类创新创业人才优秀事迹,用舆论力量增强人才自信心和荣誉感,营造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