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15日讯拔火罐是我国传统的中医疗法,相信许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都不会对它陌生,更多人喜欢叫它“拔罐子”,因为其操作简单、方便易行,也曾经一度被老百姓当作是重要的家庭日常救治手法。而一直以来,火罐疗法不仅作为治疗手段,也是中国传统的医药养生文化,近期,寿光市的积善堂火罐疗法就成功入选潍坊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火罐理疗师张素芳告诉记者:“我是第五代,从我太爷爷开始。”
火罐疗法结合中医理论,是通过肌体穴位,利用陶质火罐治疗身体疾病的一种传统医疗方法,在我国由来已久。这种疗法可以疏通经络、驱寒、排毒、活血、养颜,治疗多种疑难杂病,尤其是对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关节炎等疾病有非常好的疗效。在外行人看来,火罐就是简单的点火、扣罐、拔罐的过程,而实际上却不然,从力度、火候、手法上,对火罐理疗师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张素芳的丈夫贾洪波说:“扣不好马上就能破皮,就能烧到,所以说必须得熟练,根据患者的体质,时间还有火候都是不同的,上年龄的人都少给她拔。”
张素芳的火罐疗法属于家族传承,而且是家族中第一名继承学习火罐疗法的女性。祖上老中医张秀闻因经常救济乡邻,行善积德,堂号因此创立,“积善堂”的名号也沿用至今,成为有着多年历史的“老字号”。现如今,张素芳、贾洪波夫妇又将火罐疗法传授给了儿子贾明。从小就对拔火罐耳濡目染的贾明,在大学中医专业毕业后,回家与父母亲一起治疗患者,成为了新一代积善堂火罐疗法的继承人。
张素芳的儿子贾明说:“从记事起,我就看我姥爷给人拔罐,然后,我就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时候就立志学医,看见我姥爷在拔罐这一方面,对别人是一种帮助,对自己是挺鼓舞的,我姥爷也是我的偶像。”
虽然现在的火罐材质和拔罐方式多种多样,但张素芳坚持运用家族最传统的陶火罐和棉絮点火治疗,一些患者多年的顽疾通过火罐疗法得到治愈,也因此赠与其“神罐”的美称。
火罐理疗师张素芳说:“他们进来的时候都是架着抬着,出去的时候都是自己走出去,看到很好的效果,就是想治病救人,我父亲就说,你给病人治的时候就想像这个病是长在自己身上的,你得有这种想法,给别人治好了。”
尽己所能帮助病人消除病痛,用精湛技艺行善积德,这是张素芳家族从祖上就传下来的医德和家训,而这一传统在世世代代传承百年之后,仍在延续。
张素芳的儿子贾明说:“把它传下去,不能在我这里断了,我想以后有孩子的时候,希望他受到我们家里的熏陶,让他也从事这一中医行业,然后继续传承下去,让他传给他的下一代,为患者服务,为患者治疗,发扬咱的传统文化,传统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