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是潍城区望留街道西北董村泽泽(化名)8周岁的生日,当天上午9时,记者与志愿者们一同来到了泽泽家中。泽泽是“向阳而生·逆风而行”困境未成年人关爱保护项目筛选出的30名困境儿童中的一名,当天他收到了志愿者们送来的的蛋糕、月饼、书籍等礼物,并许下了生日愿望。经过这段时间志愿者对他的陪伴,泽泽有了一些细小的变化。他还有一个微心愿,想要一个新篮球。
点燃蜡烛,泽泽在生日蛋糕前认真地许愿。
盼打工的爷爷快点回家
9月19日上午8时许,记者与潍坊市基本民生保障中心的工作人员、志愿者从城区出发,经过将近一个小时的路程,冒雨来到了潍城区望留街道西北董村泽泽的家中。
当天天气微凉,到泽泽家门口时,碰巧遇到骑着自行车在外面玩耍的泽泽。因为之前泽泽已经参与了六次志愿者陪伴的活动,对前来的志愿者比较熟悉,看到志愿者手里有蛋糕,便开心地接了过去。
来到家中,泽泽便开始忙活着给一行人拿马扎,并心急地想打开生日蛋糕。泽泽自己插上了8根蜡烛,点上蜡烛许愿的时候,泽泽闭着眼睛双手合十,十分认真地许愿。
起初问及泽泽许了什么愿望的时候,他说这是一个秘密。等和大家熟悉后,他主动说出了他许的生日愿望,那就是希望在外打工的爷爷能早点回家,说到这里时他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一旁的奶奶一把将泽泽搂在怀里。
泽泽的妈妈患有脑瘫,不能工作。爸爸是一名残疾人,干不了重活,只能在家附近的一家小工厂当保安,一个月有元的收入。为了补贴这个家,62岁的爷爷常年在外打工。为了多挣钱和节省路费,爷爷一年能回家的次数很少。泽泽与爷爷的感情很深,他喜欢听爷爷给他讲故事,每当爷爷外出打工回家后,他便一直缠着爷爷给他讲抗战故事。每当到节日的时候,泽泽就更盼着爷爷能够回家。
因为妈妈的腿脚不好,自从泽泽出生后,奶奶便没日没夜地照顾他。泽泽的奶奶看着孙子满是心疼,她一边抹眼泪一边说,孩子平时不愿意与爸爸妈妈交流,也不听爸爸妈妈的话。“我有时候也会生气,可仔细想想又觉得心疼。孩子可能就是自卑,不能接受父母都是残疾人,他羡慕别的小朋友有健康的父母。”奶奶说。
长大当医生给父母治病
一同前来的潍坊市基本民生保障中心民生保障科工作人员鞠明远是泽泽的结对帮扶者,从第一次与泽泽相处,他就十分喜欢这个孩子。他了解到泽泽虽然看着很调皮,其实是一个内心很敏感的孩子,因为家庭的特殊性,他不愿意与正常家庭的孩子玩,但是当遇到一些父母也是残疾人的孩子时,却能玩到一起去。
“第一次和他接触的时候,他不愿意搭理我们,我们就想他需要更多的关怀,让他敞开心扉交朋友,他应该有一个正常的童年。”鞠明远说。
泽泽从懂事起便经常跟奶奶说一句话,他说希望长大后能当一名医生,那样就能治好爸爸妈妈的病,让爸爸妈妈像正常人一样。听到孩子说这样的话,奶奶每次都会含着泪应着孙子,并告诉孙子只有好好学习,长大了才能成为一名医生。
“他总是羡慕别人的爸爸妈妈可以带着出去玩,虽然叔叔和舅舅对他很宠爱,想要什么都给他买,但是还是跟自己的爸爸妈妈不一样。孩子一说长大了当医生治好爸爸妈妈,我这心里就难受得不行,小小年纪就要承受这么多压力。”奶奶说。
泽泽妈妈虽然是一名脑瘫患者,但是现在也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