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论坛

首页 » 分类 » 常识 » 潍坊教育事业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TUhjnbcbe - 2025/1/23 21:49:00

潍坊传媒网讯(记者张婷婷)1月29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十三五”成就巡礼新闻发布会,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杜全平,市教育局二级调研员李广敬,潍城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韩吉东,潍坊广文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王建新分别介绍了“十三五”时期我市相关教育高质量发展情况,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传江主持。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间,全市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所,新增学位23.28万个。新进教师人,投入2.2亿元实施农村义务学校“四改”行动,全市所小学开展课后延时服务,“一校一策”开发课程个,打造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惠及50.8万名小学生。潍坊市在全省率先破解中小学56人以上“超大班额”。

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市、县两级均成立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教育工作委员会,中小学校48个党委、99个党总支、个党支部、名党员全部划归市、县党委教育工委统一管理,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体系、制度机制持续健全完善。围绕“三个如何”“四个融入”,创新加强大中小学党的建设,推进党建工作标准化,搭建起中小学校党建“四梁八柱”。实施“三红工程”,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工作扎实有效,市委常委全部深入高校与师生“面对面”宣讲新时代新思想新变化。率先在全省建成教育工委党校。

学校办学条件全面优化。高质量完成“全面改薄”和破解中小学“大班额”任务,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所,新增学位23.28万个,在全省率先破解中小学56人以上“超大班额”。实施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处,公办率、普惠率分别达到53.06%、89.09%,提前完成省定目标。新进教师人,为农村中小学配备名英语教师、名音体美教师。投入2.2亿元实施农村义务学校宿舍、食堂、操场和卫生间“四改”行动,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提升。年12月,12个县市区全部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验收,年以来,7个县市区率先接受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省级评估,走在全省前列。

立德树人任务全面推进。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全面推进,课程、课堂“双改行动”成果丰硕,荣获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9项,获省政府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59项。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全国教育信息化实验区、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等国家和省级试点达到30项。省市共建职教高地示范区加快推进,率先实现省示范中职学校县市全覆盖,4所高职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创新“大混套小混、一校多主体”混合制办学,“山海模式”“豪迈模式”“山化模式”引领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创新教育成效显著,学校美育、体育、劳动教育工作成果在全国推广。

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深化。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大会,出台《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的实施意见》,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校长职级制、县管校聘、职称评聘、层级发展、绩效工资等改革持续深化,“督政+互联网”“督校+清单”“督教+处方”的教育督导体制不断完善,一批经验做法在全国全省推介。全市民办教育健康规范发展,“一校长多校区”改革有序推进,组建教育集团70处,覆盖学校所、受益学生27.58万名。

教育惠民便民质量全面提升。健全完善以市教育惠民服务中心为龙头、16个县级教育惠民服务中心为骨干、个校(园)级惠民服务站点为终端的三级教育惠民服务体系。创新“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四位一体的家庭教育模式,家校社共育机制持续深化,“亲子共成长”工程入选中央文明办“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品牌”。15个县市区实现义务教育招生入学“零跑腿”,19.9万名学生受益。全市所小学开展课后延时服务,“一校一策”开发课程个,打造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惠及50.8万名小学生。建立完善进城务工子女就学同等待遇、留守儿童一对一关爱等12项教育惠民制度,发放17.03亿元资助贫困学生.55万人次,学生资助救助实现从幼儿园到大学全覆盖。新建、改扩建贫困村幼儿园91处,贫困村办园条件显著提升,推进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对接重庆开州、聊城两地,通过派遣教师、结对合作等形式开展精准帮扶,教育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

1
查看完整版本: 潍坊教育事业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