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潍坊的历史和文化,绕不过老潍县的“四大家族”:郭家,陈家,张家,丁家。“郭家科名如星烁,翰林院安陈氏家,张氏一门四进士,丁宅立校如植花”,这民谣里传唱的就是老潍县“四大家族”曾经的赫赫名声。
郭家科名如星烁
“郭家科名如星烁”,说的是郭家在科举场上春风得意。《潍坊文化三百年》记载:明清数百年间,郭氏一门考中进士者8人,举人29人,秀才余人。为官者,一至七品24人,八至九品余人。
郭家最为光耀门楣者当属郭尚友。郭尚友为明万历二十九年(年)进士,累官至户部尚书。善理财,懂漕运,知兵事,为官清廉,是一位文武兼备的能吏。
晚年致仕归里,逢潍上灾荒,郭尚友煮粥济民,活民无算。其时,大明王朝已风雨飘摇,为保潍县城不失,郭尚友助潍县令邢国玺易土城为石城并加强军备。崇祯十五年(年),他不顾古稀年迈,携子孙协助潍县令周亮工御清兵三月,终得县城完璧。
“连云甲第尚书府,带宅园林太守家。是处池塘秋水阔,红荷花间白荷花。”如今的郭宅街上早已难觅郑板桥竹枝词里“南园”的影子,但郑板桥“爱看修竹郭家园”的佳话却依然流传。
在一幅专为郭家创作的巨幅竹图上,郑板桥曾题下这样的诗句:“七载春风在潍县,爱看修竹郭家园。今日写来还赠郭,令人常忆旧华轩。”“郭家园”即“南园”,而“旧华轩”则是当年郭尚友从明代尚书刘应节手中购得私家园林后增设的景点。郑板桥去官后,曾在“南园”停留数月方返回扬州故里,足见他与郭家交谊之深。
如今,在潍城,要追寻郭家的历史文化印记,郭味蕖故居陈列馆是个上好的选择。地方不算大,却是典型的文人院子。郭味蕖是郭家的又一位佼佼者,他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师、美术史论家、美术教育家、文物鉴赏家,是传统花鸟画向现代转型的代表性画家。郭味蕖美术馆就在郭味蕖故居陈列馆的旁边,书画展览常年不断。
翰林院安陈氏家
“翰林院安陈氏家”,说的是在有清一代不到五十年间,潍县陈家三位进士都曾在京都翰林院任过职。一门三翰林,在潍县城一时无两,以至于潍县人都说京城的翰林院安到了潍县的陈家。这三位翰林,一是陈官俊,嘉庆十三年中进士;一是陈官俊的儿子陈介祺,道光二十五年中进士;一是陈介祺的堂兄弟陈介猷,在咸丰二年中进士。陈家最早住的地方不是增福堂街,而是北门大街。陈家三位进士都曾在京都翰林院任过编修或庶吉士,潍县人就为陈家在北门大街的住宅起了“翰林院”的雅号,时人还给这条街起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翰林院街。
陈官俊(-年)中进士入翰林院先任编修,后升右、左春坊和右、左赞善(太子宫内的官员),嘉庆年间入直上书房(皇子皇孙读书的地方)晋升翰林院侍讲学士,道光年间曾任过上书房总师傅,教授过道光皇帝及其长子奕纬,也是道光的信臣,期间曾典陕西乡试,督山东学政,还曾出任过工部、吏部、礼部尚书和协办大学士。
陈官俊的儿子陈介祺(-年),道光二十五年(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任编修,后以军功赏戴花翎,加侍讲学士二品衔。陈介祺一生经历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五代皇帝。亲眼目睹了其父在宦海的贬擢沉浮,看透了官场的险恶,咸丰四年(年)借母丧丁忧返里再不复仕。归里后专心致志于藏古、鉴古、释古、传古与古文字、金石学的研究。他收藏的文物,均为稀世珍品,其数量之多,堪称“近代之冠”。
陈介猷是陈介祺的亲叔兄弟。他于道光二十六年(年)中举,咸丰二年(年)中二甲二十四名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后改任吏部文选司员外郎。
明清两代,陈家人才辈出,名门望族的称谓实至名归。
张氏一门四进士
“张氏一门四进士”,顾名思义,说的是张家一门出了四名进士。这四名进士分别是张翔、张兆栋、张兆楷和张僖,其中成就最大的,当属张兆栋。
张兆栋(—年),字伯隆,号友山。道光二十五年(年)乙巳恩科进士。出任过陕西凤翔知府、四川按察使。又先后任广东、安徽、江苏布政使。咸丰十一年(年)由漕运总督擢升为广东巡抚,后任福建巡抚,颇有政声。他曾捐资修缮潍县孔庙,兴复潍阳书院等,为振兴地方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邑人私谥“文端先生”。
张翔,清嘉庆十三年(年)进士,初授直隶阜城知县,旋调献县,后授河间知府,又调广平。咸丰四年(年)病逝,颇留政声。
张兆楷是张兆栋的弟弟。同治十三年(年)进士,选授江苏兴化知县。因积劳成疾,光绪五年(年)殁于任所。
张僖,张兆栋之子,光绪十二年(年)二甲进士。初摄泉州,后任福建兴化府知府,到任之后,倡办修捐义仓,预防灾荒,遏疫情,兴药局,曾聘请福建著名学者、翻译家林纾(林琴南)帮助兴办教育,培养举子,他离任时,士民纷纷送行。光绪二十二年(年)八月病逝,终年仅41岁。
张家潍县故居,高悬“太史第”匾额。其后嗣从年起,先后创办了“张氏两等学堂”、“张氏传薪小学”,为潍县私立小学之先驱,为发展潍县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清代光绪初年,张兆栋在南方做官,公务在身,命弟弟张兆椿回到潍县西门大街路北,盖住宅,并在宅西建颐园。园中叠山注水,筑台绕榭,种植名花贵草,翠竹环绕,逸趣至极,颇有几分南方园林的样子。
丁宅立校如植花
“丁宅立校如植花”,说的是丁家乐善好施,捐建学校,为老潍县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早在清光绪二十四年(年),潍县乡绅丁毓庚就曾捐巨款助学,光绪三十二年(年),丁毓庚创办了潍县最早的私立继志小学,由19岁的儿子丁叔言任校长。不久,丁叔言又创办了丁氏第一小学(后称益群小学)。十年后,他再创办丁氏第二小学(后称群化小学),由其弟丁锡田任校长。
丁叔言为办学到处取经,其弟丁锡田自编课外辅导教材,对贫困学子慷慨资助。丁氏诸校治学严谨,形式新颖,以教学质量高名扬全县。
为了振兴潍县的教育事业,开阔兴办现代平民教育的视野,年秋,丁叔言曾到天津、济南参观学校考察教育,取经寻宝,并有机会谒见了曾任民国大总统的黎元洪,并恭请黎元洪为丁氏第一小学书写了“勤朴”校训。
丁家拥有大量土地、房产和买卖,为潍县首富,有“丁半城”之称。拥有财富客观上也为丁家兴办教育事业提供了物质保障。
胡家牌坊街那座全国有名的十笏园原来就是丁家的“私人花园”,所以十笏园又称为“丁家花园”。除了十笏园,现在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斜对面的“小黄楼”原来也是丁家的私宅。
笔者曾有机会到北京采访丁家后人、中国社科院原常务副院长丁伟志先生。他告诉笔者,在潍县很长一段历史上,丁家都是数一数二的名门望族。在潍县前后生活过13年的他碰上的正是这个“大宅门”的没落时期。他说,记忆中,当时的“丁家”和巴金《家》中描述的那个大家族差不多,只是这“丁家”比“高家”似乎规模更大一些,亲族关系也更复杂一些。
--
本栏目由中共潍城区委宣传部文化科统筹,融媒体中心制作本期编辑:李建琨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