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潍坊市改革典型案例潍坊职业学院办好面向农 [复制链接]

1#

摘要:潍坊职业学院发挥传统办学优势,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潍坊“三个模式”提档升级,在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技术服务等方面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做出突出贡献。为“三个模式”提供人才支撑,对接潍坊现代农业产业链,依托三个二级学院,创新培养模式,分类培养区域亟需的高素质农业人才,建成全国、省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与涉农单位推进集团化办学,建设2个农业类职教集团,汇聚*校行企力量,共享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发展特色品牌;建设农业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大面向农业农村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改革案例在年世界职业教育大会等国内外高层次会议上作展示推广;《潍坊职业学院“三三三办学”助推“三个模式”提档升级》在《人民日报》报道,《潍坊职院面向农民办大学,着力培养农业经理人和新型职业农民》在《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刊登;改革成效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专题报道50余次。

潍坊职业学院继承66年农业院校雄厚发展底蕴,瞄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山东齐鲁样板、潍坊“三个模式”提档升级,聚焦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技术服务等方面主动作为,锐意改革,打造职业教育精准赋能乡村振兴的“潍坊模式”。

打造农业人才培育高地为乡村振兴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建好农林科技学院,深化校企合作,对有志成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青年学生,创新教学、生产、科研、技术服务“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中-高-本贯通培养,每年为区域农业产业高端输送千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农业人才。建立农业经理人学院,实行“校企主体、混合所有、定制培养”运行机制,面向下乡返乡创业者、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负责人等,实施“学-带-创”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农业新业态需要的大批农业经理人。建设职业农民学院,构建“学院—分院—教学点”三级培训运行模式,县、区建立14个分院和35个教学点,面向种养大户(能手)、农业工人、农业服务人员,实施农闲学习、农忙生产“农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每年为“三个模式”培育近万名新型农民。

五年以来,为区域培养乡村振兴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1.2万人,带动余名学员下乡返乡创业。涉农专业学生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奖18项,全国创新创业大赛获奖5项,50人成为齐鲁工匠后备人才、技术能手。承办中央组织部培训、跨省农业经理人培训等余期人,培训新型农民5万人,农业经理人余人。涌现“秋月梨大王”戴其辉等名致富明星,“山东第一社”昌乐润源瓜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仁增等名农业合作社带头人,“齐鲁乡村之星”诸城永辉生态农场王永辉等名农场主,“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潍坊紫鸢乳业公司董事长孙志强等0余名乡村振兴带头人。

推进集团化办学为乡村振兴品牌建设聚力

深化产教融合,创新校企合作新机制,增强涉农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适应性,推进集团化办学,*行校企联合发展,聚力赋能区域农业转型升级。牵头组建全国农产品电商职教集团、山东省农林职教集团、山东省农林职教行指委,汇聚优秀院校、企业、成员单位余个,每年召开年会,举办讲座论坛、大赛等。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同打造特色品牌,促进横向合作,推进农业职业技能标准开发。近五年,与成员单位共同开发32个模块化课程包,建成1个国家级教学资源库、28门在线课程。建成千人“四型”教师团队,包含专家型教师名、能工巧匠型教师名、创业达人型教师名,乡土秀才型教师名。共建户外实训场、农业科技园、田园综合体等育训一体化实训基地。牵头制定山东省农林类专业教学标准5个,开发山东省新型农民培训规范5套。

打造农业技术技能资源聚集地为乡村振兴提供源动力

建设高层次农业技术创新平台,推进潍坊农业创新化、品牌化发展。依托山东省滨海耐盐碱植物引种繁育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大姜脱*种苗研究院等技术研发中心等产学研平台,面向农业生产实际开展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师生完成创新项目25项,改良新工艺55项,审定山东省林木良种13个,申请专利23项,科技成果转化受益余万元。

创新技术服务模式,助推农民增收致富。组建农业科技服务团队33支,选派7名骨干教师参加“万名干部下基层”和“乡村振兴服务队”,汇聚农业专家走进田间地头,每年开展技术服务余次;;教师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潍坊电视台等录制农业节目55期,解答技术难题、推广新技术;为中国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等三大国家级农业展会,提供技术服务50余次。选派知名专家担任“第一书记”,对峡山区5个村实施对口帮扶,先后成立果树、有机蔬菜、食用菌等6个农业合作社,引进1个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2个科技示范园和1个黑木耳生产基地,实现农民增收0万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