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办“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主题系列发布会第十场,介绍今年以来社会治理创新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联合日报记者:中央要求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请问在这方面我们有哪些新的探索?
梁战光: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关键是健全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体制机制,其中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一直是我们的短板和弱项。下面,请潍坊市奎文区刘泮英同志介绍一下相关工作情况。
刘泮英答:近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尝试和探索:
一是“由民做主”开启民主决策新模式。围绕解决群众身边事,我们建立了“居民提事、网格议事、会议定事、联动办事和群众评事”的“五事工作法”,推行由民做主、协商自治,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确定物业收费标准为例,广文街道松鹤园社区十四甲小区发动居民一起来算账,在不亏不赢的前提下,确定了每月每平方米6毛钱的物业费标准。虽然6毛的标准对老旧小区来说有点高,但这是居民自己算出来的,大家都很认账,百分百足额缴费。东关街道奎文门社区南大街小区根据居民意愿,将原先破旧的自行车棚打造成了平方米的综合性服务场所,集红色议事厅、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社区大食堂等于一体,既改造了老旧小区的面貌,又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社区成为老百姓的“幸福家园”。像这样的事例,在奎文区还有很多,欢迎咱们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来采风报道。
二是“小红哨”吹响基层治理“集结号”。为提高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主动性,我们研发了“潍社区”社会治理服务平台,以“小红哨”诉求收集办理为主线,对群众诉求实行“1个工作日受理、3个工作日办结,复杂疑难问题5个工作日处置完毕”,构建了区、街道、社区纵向联动,各部门横向贯通的运转体系。第一个吹哨报到机制,是“居民吹哨、网格报到”,居民通过平台一键吹响“小红哨”,平台自动受理“派单”后,社区第一时间“接单”,安排网格员及时处置,做到小事不出网格。第二个吹哨报到机制,是“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对社区解决不了、需上级部门办理的事项,由社区向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吹哨,区、街两级力量下沉、职能下沉,通过放权赋能、联动执法等方式,组织党员干部到社区、到网格一线办公。再处理不了的,推送给区领导,带队现场研究解决,做到大事不出社区。建立督办问责机制,全程网上督办,确保每一件诉求都即时办、现场办、限时办结。通过“小红哨”平台,线上线下服务群众的精准度不断提高,到目前共受理群众诉求事项件,办结件,其中解决复杂疑难问题28起。
三是“平安联盟”打造群防群治升级版。结合红色物业红色网格的组建,我们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整合社区资源力量,打造了公安机关主导、社会多元参与的“平安联盟”。“平安联盟”就是以派出所和社区警务室为支点,把辖区的商圈物业、小区保安、企事业单位内保力量,环卫、园林工作人员、出租车司机和个体户整合起来,统一外部标识,统一配备装备器材,完善指挥调度、联勤联动、岗前培训、奖惩激励机制,共同维护社会治安。区财政每年拿出25万元专项基金,对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或提供有价值线索的,给予表彰奖励。目前,全区“平安联盟”人数已达人,协助抓获犯罪嫌疑人42人,提供各类线索、情报余条,实现了群防群治工作的提档升级。
农村大众报记者:与城市社区相比,农村社会结构、经营体系及村民观念有其特殊性,乡村治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请问在农村社会治理方面有什么有效的做法?
梁战光答:乡村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和基础,特别是在社会转型和城镇化建设加快的背景下,农村社会治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各地在这方面也探索形成了一些新经验新做法。下面,请淄博市八陡镇东顶村陈勇同志绍一下他们的工作情况。
陈勇答:我们村现有人口人,党员49名,企业38家,村集体年收入余万元。近年来我们持续抓村庄治理,连续多年“零上访”“零发案”,上一周刚刚荣获了第六届全国文明村称号。村庄治理抓什么、怎么抓,我们认为抓手就是市里部署的“八小工程”,即:小公约、小民主、小平安、小调解,等等,这八个方面涵盖了村庄治理的关键点,很符合基层实际。我村实施“八小工程”以来,村民积极参与,认为既简单又管用。
比如说我们制定的“小公约”,也就是村规民约,我们叫村级小宪法。原来是村“两委”制定、村民执行,现在是大家参与、共同约定。原来是提倡怎么样、不宜怎么样,现在是村民应当怎么样、严禁怎么样、违反了怎么惩罚等。前期我村一李姓村民翻建房顶时加高了三层砖,影响后院采光,网格员将此事反映到村委,村委认为这违反了村约第8条,按村约第39条规定处理:停发一切福利待遇,李家整改完毕后,按村约第41条恢复了待遇。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村约在处理老百姓家长里短事务方面,既有依据,更显民主。
再比如我们的“小民主”,主要体现在执行“四议两公开”。好多人说农村工作不好干,村民不理解不支持,但我觉得只要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让村民和党员知道村两委要干什么、怎么干、结果是什么,直接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和监督,就非常支持两委工作。
再说我们的“小平安”。我村从08年开始旧村改造,严格按“四议两公开”流程推进,顺利拆迁户,新建楼房22栋,户,期间没有发生一起老百姓上访事件。为保证小区楼房立面整齐,村委禁止安防盗窗,承诺出现入户盗窃,承担全责。村委先后投资余万,在小区内建设无缝隙监控,单元楼宇门安装可视系统,门卫安装自动识别道闸,主路口安装人脸识别系统、越墙报警系统和夜间巡更系统,人防、技防、物防深度结合。十几年来我村小区虽然没安一个防盗窗,但没出现一起入户盗窃事件。前几年,有一住户丢失钱包,通过监控查找,很快联系到捡包人,原来捡包人已将钱包送到了物业办公室,成为小区业主的美谈。因为小区安全,管理又好,我们是农村小区为数不多能全部收齐物业费的。
再比如我们的“小调解”。首先成立由3名调解员、3名和事佬、2名法律顾问组成的调解团队,还成立了“红色代办”服务队,每家每户都有代办员,村民家中、邻里间一有矛盾纠纷,代办员第一时间进行调解,调解不了的再有调解员、和事佬,最后法律顾问上阵,层层把关,把矛盾处理在萌芽,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再谈谈我们的“小服务”。以党建引领,村里成立了“红色代办服务队”,要求每名党员就近、就熟联系10户群众,主动上门帮办代办,真正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我们还依托村综治中心开展“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新模式,在村里就能受理涉及民政、社保等的89项业务,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我们兴建了村史馆,里面有我们的村歌,有我们村民代表选举出的“小名人”“小乡贤”“小家训”,既留住了乡村记忆,也成为村民接受德治文化教育的阵地。
我感觉,实施“八小工程”,党建引领是前提,村民自治是基础,“八小工程”丰富了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方式,增强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山东法制报记者:我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取得了良好开局。请问当前我省社会治理还存在哪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下步如何聚焦重点、提升效能?
梁战光答:近期,平安山东建设领导小组市域社会治理组出台了《市域社会治理防风险补短板攻坚方案》,梳理了社会稳定、意识形态、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矛盾纠纷等方面存在的“十大风险隐患”,查找了市域统筹、群团助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公共服务、网格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十大短板弱项”。我们将聚焦聚力这些问题和短板,在三个字上下功夫:
一是市域社会治理强调一个“统”字。聚焦重大风险隐患,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把大矛盾大风险控制在市域,把小矛盾小问题解决在基层。聚焦普遍性问题,统筹推进综治中心实体化、雪亮工程一体化、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化、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建设。聚焦城乡融合发展、均衡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便捷化。聚焦长效体制机制,为社会长治久安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二是基层社会治理做实一个“精”字。精心组织,构建省市县乡配套联动、系统完备、反映灵敏、运转高效的社会治理组织指挥和推进落实机制。精准施策,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有效解决基层群众反映的烦心事、揪心事。精细推进,下“绣花”功夫,在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方面凝神聚力。精致问效,把社会治理的成效实实在在体现在群众满意度上,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是推进试点工作突出一个“新”字。注重理念创新,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原则,坚持系统观念,树立全周期管理理念,树立底线思维,以理念更新引领实践创新。注重协同开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发挥好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注重成果聚成,挖掘培育、总结提炼、聚成放大基层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把镇域、县域的“盆景”变成市域乃至全省社会治理的“风景”。
(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答记者问
潍坊市奎文区研发“潍社区”社会治理服务平台,到目前共受理群众诉求事项件,办结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