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芹在辅导青少年创作扑灰年画
在高密,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广袤大地上,“三贤四宝”如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夺目的光彩。而北乡的姜庄镇,“四宝”有其二(扑灰年画、聂家庄泥塑),被誉为“扑灰年画之乡”、“泥塑之乡”,更吸引了无数人探秘的目光。
神秘地域
文财神
在高密,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广袤大地上,“三绝四宝”如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夺目的光彩。而北乡的姜庄镇,“三绝”有其二,被誉为“扑灰年画之乡”、“泥塑之乡”,更吸引了无数人探秘的目光。
从夷安大道通往李仙庄村的街道两旁,农舍墙壁上的“非遗”宣传绘画,古朴与现代相交融,处处洋溢着艺术的气息,让人顿觉耳目一新。李仙庄村头竖立着一块石制村标,村标的背面,镌刻着村名溯源。该村设立于明代初期,相传,“八仙”之一的铁拐李曾在这里住留,故名“李仙庄”。
历史溯源
姑嫂闲话
扑灰年画技艺是高密独有的绘画绝技,早在年,就被列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到李凤芹的“扑灰年画工坊”,刚落座,李凤芹就满脸自豪地向我讲起扑灰年画的历史渊源,她的丈夫王致新则在一旁不时地插话补充。
李凤芹说:“扑灰年画,起源于明朝,盛行于清朝,传承到现代。据说,明朝初年的时候,离李仙庄不远的公婆庙村,有一户王姓人家,迫于生计,用烧过火的柳树炭枝,绘画到集市去卖,以此养家糊口。由于画风新颖,技艺独特,题材喜闻乐见,广受群众青睐,被称为“扑灰年画”。后来,扑灰年画逐渐流传开来,传习这种年画的人越来越多,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到了清代,创作技艺日臻成熟,制作规模达到了顶峰。”
王致新补充道:“最初的扑灰年画的题材,以神话人物、“家堂”、财神之类的为主,此外,还有女子、胖娃、戏曲人物、历史典故、山水花卉等。“家堂”,就是过年挂的供奉祖先的“轴子”。后来,题材的范围不断扩大,到现在就无所不包了,当然还是以传统文化中的题材为主。”
学艺生涯
四爱图
在姜庄镇,村村都有制作扑灰年画的,只是制作规模有大有小、技艺略有差异而已。李凤芹说,她从事这种技艺已经四十多年了。
“你几十年如一日,如醉如痴,沉迷在扑灰年画之中。你这种技艺的兴趣爱好是怎样形成的呢?”我问。
李凤芹说:“我上学不多,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辍学后,就一门心思地跟着大人摆弄扑灰年画。对我的艺术生涯影响最大的是家中老父亲。老父亲从前辈那里学成了扑灰年画的技艺,一年到头念念不忘,特别是到了冬季农闲季节,就专业干起了经营扑灰年画的生意。”
李凤芹的娘家是姜庄镇的程子村。她说:“我生于年,今年54了,年结婚。我结婚前主要精力都用到扑灰年画上了,那时家里就有了制作扑灰年画的工作坊,去观摩技艺和购画的人络绎不绝。”
李凤芹的丈夫王敬新,对扑灰年画也有着很深的感情,对画技也略通一二。李凤芹说:“结婚后,在丈夫的全力支持下,我们在自家的院落中,腾出了最宽敞的房舍,建起了独立的扑灰年画工作坊,为我更好地投入创作提供了优越的场所条件。”
就扑灰年画本身而言,它是高密民间的一项独特技艺,但如果搞专业创作,那就需要有综合的扎实的基本功了,比如美术基础,那是不可缺少的。李凤芹说:“为了提高自己的扑灰年画创作水平,这些年,我参加了数不清的培训班,有专门培训扑灰年画的,有培训美术基础业务的。”
说着,她从书橱上,拿出来一撂通红的证书,递给我:“这些,都是我的学习结业证书。”
我翻开几本,某年某月,在何处举办的什么内容的培训班,记载的一清二楚:年5月,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参加了由文化部、教育部组织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班;年,在高密市技工学校,参加了民间技艺传承与保护研修班,等等,不胜枚举。
艺术成就
家堂
李凤芹,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潍坊工艺美术大师、潍坊市工艺美术名人、高密市国家级“非遗”扑灰年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这些年来,她创作了数百件扑灰年画作品。代表作有《国色天香》、《五子献寿》《三娘教子》、《古屏》、《连年有余》等,有多幅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年作品《荷塘戏水》荣获山东省农民书画美术精品展金奖;年作品《年年有余》在第七届中国(潍坊)风筝产品博览会暨第二届潍坊工艺美术节荣获金奖并荣获本届“拔尖人才”称号;年作品《仕女图》在第八届中国(潍坊)风筝产品博览会暨第三届潍坊工艺美术节荣获银奖,同年,获潍坊市工艺美术行业突出贡献金奖;年,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举办的民间工艺美术传承与创新邀请展中获“独具匠心优秀奖”,在第五届潍坊工艺美术节暨风筝博览会中荣获金奖;年作品《仕女图》、《苏武牧羊》在高密市民间文化艺术创意设计大赛中荣获传统工艺创意设计优秀奖,年作品《八仙上界四条屏》在高密市民间文化艺术创意设计大赛中荣获优秀创意奖;年,在潍坊市非遗保护中心举办的“战疫情,传递真善美”中获银奖,在潍坊市工艺美术协会特艺委员会举办的工艺美术特艺大赛中获金奖;年作品《苏武牧羊》在潍坊市非遗协会等举办的庆祝建*百年华诞“红心向*,薪火相传”百名大师主题展中夺得金奖。
李凤芹最难忘记的一次活动,是年潍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的“才聚鸢都,技能兴潍”职业技能大赛。现场竞争激烈,气氛扣人心弦。当时,要求参赛者现场作画,在两个小时之内交卷,完成比赛。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几十道工序的作品,其难度可想而知。但李凤芹凭着平时练就的过硬的功底,在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创作了以喜庆丰收为主题的《国泰民安》,一举夺得扑灰年画项目第一名。
李风芹说:“荣誉只能代表过去,今后自己将以更加昂扬向上的姿态,创作出更多无愧于传承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奉献给社会,奉献给人民大众。”
独特技艺
母子图
在李凤芹的扑灰年画工作坊,四面的墙壁上,挂满了李凤芹创作的扑灰年画,靠西墙的地面上,竖立摆放着用框架装裱起来的“家堂”,最东边的长条桌,则是扑灰年画的创作台,上面有各式作画工具和摊开的画纸。
扑灰年画,对很多外地人来说,是个很神秘的东西,就是高密本地人,特别是年轻人,没有接触过扑灰年画的,也有些云里雾里。向我介绍扑灰年画的技艺时,李凤芹说了一大堆的行业术语,怕我弄不明白,她便取过来作画的原料,有干柳枝、笔、画纸,从第一道工序讲起,边讲解边演示。
李凤芹说:“扑灰年画的创作,有二十几个步骤,如果再分的详细些,有五十多道工序。”
李风芹介绍说,这些工序主要有:起稿,扑灰后再手绘,经落墨(勾线)、粉脸(粉手)、开脸(圈脸)、熏脸、涮脸手、乌眼(点睛)、开眉眼、立眼(粉眼)、点嘴、丝发(耙头发)、上色、涮道(染道)、涮花、磕花、描粉画金、耙胡子(搂胡子)、罩明油、刷边裁边等。到此,才能画出一张漂亮的扑灰年画。
扑灰年画,“扑抹”是基础,“手绘”是关键。李凤芹说:“首先是起稿扑灰,这也就是‘扑灰年画’名称的由来。”说完,她拿过一段干柳树枝,用火点燃,烧了一会之后,把它熄灭,凉了以后,她便用柳枝在宣纸上画了起来。简直太奇妙了,不一会儿,一幅古代美女图便跃然纸上,形神兼备。李风芹说:“用柳枝当画笔,这是过去的做法。柳枝要用两年以上的,这样烧制成的灰才好用。现在可以从市场上买来炭棒使用,效果是一样的,甚至更优。炭棒也是用柳枝材料制作的。”起稿之后,扑灰印在另外的画纸上。一张炭棒绘就的画稿,可以多次使用。灰色淡了之后,可以用炭棒再描画一遍。
扑灰之后,就是染道子了。“染道子”也叫“涮道子”,就是用水粉笔醮着染料,去描绘。“水粉笔”也叫“鸳鸯笔”,可以描绘出作品的阴阳面。李风芹说:“有人使用的染料,有时也是柳枝或麦秸秆烧成的灰掺水搅拌而成,这要根据情况使用。”
刻花,又叫印花。李风芹说:“过去,民间艺人一般用萝卜刻出各种各样的花的图案,印在画品上。现在也已经有了橡胶制品的刻花,能够反复使用,不用再用萝卜去刻了。”
人物面部的处理,是扑灰年画的重点,也是难点,要达到面部干净、眼睛传神的效果。这不是短时间就能练就的功夫了。
在扑灰年画技艺方面,有句顺口溜,很形象,很生动,但可能外行人不太容易理解:“刷刷刷,一溜栽花;大涮狂涂,描子勾拉;细心粉脸,眉眼巧画;待要好看,咸菜磕花。”
李风芹的作品博采众长,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自成一家。尤其擅长刻画传统人物、山水、花鸟,画风细腻、线条流畅、色调鲜明、技艺精湛,赏心悦目,独树一帜。
“如果一位没有接触过扑灰年画的人,到能创作出作品的地步,要用多长时间?”我问的这个问题,可能有些外行。李凤芹说:“创作扑灰年画,是一辈子都要修炼的,艺无止境。但要说能初步地作出画来,没有三、四年的时间,恐怕也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