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大众日报」
11月17日,潍坊市峡山区郑公街道中岭村村委大院里,村民一大早就排起了长队来领钱。原来,这天是中岭村合作社给村民发放今年集体流转的亩土地流转费的日子。
“价格上去了,是原先的好几倍呢。我年龄大了种不了地,孩子不在家,以前往外包一亩地块钱。现在加入了村支部合作社,土地包给专业种植合作社了。一亩地预先支,领了3亩地的,心里高兴。这个转包的钱以后每年都有,除了这,每亩还有元的分红。”拿到了元的流转费,今年69岁的崔传佳脸上带着舒展的笑容。
地还是原先的地,但是中岭村*支部成立合作社后,把大家伙的土地收到一起,再集中流转给专业种植合作社,土地的收益得到了大幅提升。村干部崔继忠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保底价就给,收了粮食后再给块的分红,加上地里给的补贴,一亩地就多,比过去强多了,村民可以有时间去打工,很好。”
郑公街道中岭村是一个有着户人家的大村。虽然人均土地不多,但是因为年轻人都外出务工,留守的老弱村民又种不了地,全村亩地大部分以低廉的价格租给那些种粮大户。地里微薄的收入还满足不了一个家庭基本的生活开销,一旦遇到老人生病或者婚丧嫁娶的大事就得向子女伸手,甚至因病导致返贫,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今年9月17号,新换完届的*支部班子就成立了村农业合作社,想着为中岭老百姓办点实事。
村支书崔联君对记者说:“俺村原来是个省定贫困村,村里两个群体种不了地,一是老年人不能种地,想种地的还不能挣钱,年轻人不回来种。块钱一亩包出去,确实觉得收入不高,所以*支部就从农户手里把土地流转出来,跟金丰合作社合作,现在成了,在收获后还有块钱的分红,成了,再加上地里补贴还是农户的,一亩地就能收入左右。”
原先农户向外转包土地每亩地只有元,加上补贴不过元。村*支部成立合作社后,每亩地的效益就成了元,村民当然愿意,这也就有了刚开始的一幕。村*支部成立合作社后寻找专业种植合作社将土地进行集中流转,首先是提高了农户的土地收益,而且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崔联君也有一笔明细账。
“当时跟合作社算了一个账,我们*支部合作社算账的话还剩余块钱。原来我们种玉米和麦子两季的最低收入预算是一亩块。如今,减去金丰合作社的托管费用2%就是50元,减去这托管费剩余元,减去给农民保底价格,还有元,这两季的农药、种子、农机、浇水种植成本估算是,还剩下元,我们跟金丰合作社是五五分成,金丰合作社,中岭村合作社,我们从中拿出块钱给农户二次分红,剩下这就是*支部村集体收入。”
村支书的经济账算得很明白,但是每亩地只有元加50元的收益,专业种植合作社的这个账,能划得来吗?和中岭村合作的专业种植合作社名字叫潍坊金丰公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于年3月,前身为忠信农机合作社,是一家“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记者在中岭村的地头上找到潍坊金丰农业合作社的*德忠总经理,他正在组织无人机升空查看今年小麦的苗情。*经理告诉记者,当时这一块洽谈合作时,在街道、社区、村*支部还有金丰合作社共同研究磋商下下,本着多方共赢的原则。第一增加村集体收入,第二增加农户收入,第三他们金丰合作社也要有保障。尽管从分红模式上、比例上来看金丰合作社占得比例比较小,但是这种模式有利于他们规模化,种植更多的粮食。
*德忠说,他们在的收益中,还要再拿出70%聘请中岭村的种植能手。虽说将近元的管理成本,但像病虫害的防治、浇灌、防盗等日常田间管理由本村人员来管理,省去了他们很多人力和物力,管理的成本降低了。再抛去近元的管理成本,潍坊金丰合作社的收益就只剩下差不多一亩地元。但如果一个村能成方连片流转出亩地,那也有20万元的收益。这和以前他们直接从农户手中零星地流转30亩20亩土地来种植是不能相比的。
农户人人参股,都有分成了,也有积极性了。收益分成中包含着村民的分红和村委*支部的固定收益,因而中岭村合作社与专业种植合作社的双社联营把村民、村支部和他们合作社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
虽然这次中岭村的集体流转试点只有亩,但产生的效应却是让周围村子的土地转包价格水涨船高,即使是租给种粮大户也涨到了每亩地元。当然,虽然合作中的三方都受益,但真正影响深远的则是这次试点,真正让中岭村*支部告别了以前空架子的状态。
村*支部领办合作社寻找第三方合作,每亩元的流转费和收获后的分红都由村支部经手。“这次双社联营,一是解决了农民种地的后顾之忧,因为土地而产生的纠纷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了,都有钱了嘛。二是村*组织也有了收入,按照一亩地块钱来算,今年包出去亩地,就有13万的收入。我们村两委班子是五个人,换届以前还有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现在是村主任和村支书‘一肩挑’,以前两委成员的基本工资就没法解决,现在就从这个领办合作社出。”带着村民增收致富,崔联*这个连任的支部书记感慨良多。
峡山区郑公街道42个自然村中36个是移民村,人均耕地面积少,种粮收入偏低,加上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村集体收入少得可怜。村委班子的工资正常发放都成问题,村*支部组织建设就很难开展,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带头人,带领村民致富就成为有一句空话,怎样破解农村基层*建难题就成为潍坊峡山区的工作重点。
今年7月,在全区农村*支部换届之前,峡山区农业农村和水资源局邀请山东农担潍坊市管理中心、鲁担产融公司多次到村里调研,以“粮食规模种植贷”为依托,围绕粮食产业链落地“大田托管智慧服务模式”,通过山东农担公司*策性担保获得了银行低利率贷款,由村*支部牵头成立村级合作社与专业种植合作社“双社联营”,以中岭村合作社为贷款主体,提前支付了农户土地流转费用和种植管理费用,将有限的土地进行集约化经营、市场化操作,不仅为农民增了收,村集体经济积累也有了盼头,村*支部的工作开展也有了抓手,也为农业现代化落地奠定了基础。
潍坊峡山区郑公街道中岭村现有村民人,*员42名,之前因为村委班子的工资没有发放到位,一直欠着,村里开个*员会、两委会大家都拖拖拉拉积极性不高,现在都有了干劲儿。
如今,那些还没有土地入社的村民也盼望着早日加入村合作社,早拿到土地转包的收益。崔联*也觉得在工作上硬气了不少,准备借这个“双社联营”的时机,凝结村两委干部力量,把村里两个空场改建一下,打造一个休闲健身场所和一个绿化垂钓的场所,改善一下中岭村的环境。(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张蓓通讯员陈放宋晓报道)